热点资讯
入学5天,15岁男孩被同学殴打致死:预防校园暴力,我们不能总靠悲剧来提醒
2021-09-14 09:55
来源:
作者:
“5号去报到,9号人就没了。”
这两天最让人揪心的新闻,莫过于江苏一名15岁少年,在刚入学报到的第五天,就被同学在宿舍殴打致死的事件。据警方通报,9月9日下午,连云港东海县一中专内发生学生打架事件,一名学生被打伤,被紧急送往医院后,经抢救无效死亡,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,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。
短短几行字,一纸冰冷的警方通报,这背后,却是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。关于此事,网上并没有太多细节的报道:两个孩子因为什么打起来的?事情经历了怎样的发展,才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对同学痛下杀手?
孩子从被打到送去医院时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?老师和校方在多大程度上尽到了责任?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。只能从采访录音的只言片语中,试图靠近那场悲剧的真相。
在采访中,被打孩子的妈妈马女士声音颤抖,作为一个几天前刚陪孩子报到的母亲,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短短几天时间,竟等来了与儿天人永隔的悲剧。而在承受巨大的悲恸的同时,她还有诸多不解与愤怒——“中间细节谁都不知道”、“老师和当事人,都没有照面”。
而另一方面,关于真相的任何信息,在网上也都没有披露,学校表示,已派专人安抚家长,不是简单的学生打架,一切以公安机关公告为准。
事发至今,我们都需要一个真相,我们也需要一个交代,这个交代不仅仅属于受害学生的家人,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——当每个人都能被公平对待的时候,当每一个生命本身都能被尊重的时候,我们才能更有安全感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。
我们要维护一条道德的底线,那条底线,是对生命的尊重。而不论何种情况下,暴力都是对生命及人性的践踏。
02.连云港男孩被害事件令人心痛,花季少年就此陨落。其实,校园暴力是全世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,国外就曾就有这样一条热议新闻:
日本一位中学2年级的男生,在十天的假期后从公寓楼一跃而下。
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,是校园暴力。在电视台的采访中,孩子们表示如果在学校受到霸凌,再去的时候会很害怕。
据统计,1972—2013年间,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日本未成年人超过了1.8万。其中,9月1日开学当天,平均自杀人数最多。对于被欺凌的孩子来说,开学日如同死刑执行日。
据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,日本青森县一名初中男生,曾在遗书中留下这样一句话:“很遗憾,如果没有欺凌的话,我还是想活下去的。”
不只是日本,我国最高人民法院18年发布的司法大数据显示,虽然校园暴力案件的数量在逐年下降,北京地区的校园暴力案件的数量仍有2.35%。
也就是说,平均下来,北京地区的法院每审理100起案件,就有两起是校园暴力案件。而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,88.74%的校园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。
而暴露出来的仅仅是冰山一角。
一些精神上的暴力、性骚扰以及对物品的故意破坏相对隐蔽,受害孩子有时也不愿或不敢主动暴露。曾经有人对南方某一线城市的106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,发现近一年内校园暴力的发生率高达40.7%。
03.那些饱受校园霸凌的孩子都有什么特征呢?
他们真的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,才会被孤立、被打、被辱骂吗?并不是!校园暴力令人毛骨悚然的一个原因是,它往往可能会毫无预兆地发生在任何一个无辜者身上。
十二年前的一天彻底改变了王晶晶的生活轨迹。从那天开始,她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,变成了学校甚至全市闻名的“神女”。事情的起因,只是因为一个廉价杯子和一句玩笑。2009年的2月,两个男生打闹不小心打碎了王晶晶的水杯,她的同桌开玩笑说:“王晶晶这个杯子要三百万,你们居然给打碎了。”这样的一句玩笑话,随着不断的发酵,最终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
每一句话、每一个小细节都被放到了网上,供人曲解调笑,而更多的恶意又由这些被歪曲了的事实发散出来。
除了言语上的暴力,更有肢体上的欺凌。一位学姐,打着铲奸除恶的旗号,在校门口拦住她,不由分说地直接扇了她十几个耳光。而多年之后,当王晶晶终于站出来时,对方只留下轻飘飘的一句,对不起,可能是扇过你一个耳光,我不记得了。没有人敢站出来,因为所有替她说话的人都会被打成拥护“神女”的“神族”。
她经历过逃避、自杀、辍学,却依然躲不开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。甚至在多年之后,还有当时的同学跑到她的网店和微博下留言辱骂。
10年之后,王晶晶改名王胜男,一纸诉状把当年的施暴者告上了法庭。所幸,正义会迟到,但不会缺席。蒋某作为当年参与其中的一份子,被判处拘役三个月。
法律能惩罚施暴者,却仍然弥补不了过去的十年里她受到的伤害。
04.校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创伤,并不会因为暴力行为的结束而愈合。
刘婧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一线工作了30多年,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时,她曾提到:校园暴力,可能会让孩子的脑海不由自主地浮现创伤发生时的情境,晚上会做相关的噩梦,注意力无法集中,并持续处于警觉状态,常常伴有焦虑、抑郁情绪。如同前文提到的日本学生自杀事件,有些孩子会由于遭受校园暴力而对上学非常恐惧,甚至辍学在家。
除此之外,这类孩子患抑郁症、双相障碍等情感障碍类疾病的风险也比其他孩子更高。
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而出现自残、自杀行为,还有的孩子可能通过抽烟、饮酒等缓解内心的痛苦,进而出现药物滥用的问题。
而作为家长,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呢?
1.首先,我们要接纳孩子的各种反应
要让孩子明白,家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。有朋友说,小时候最讨厌听到的,就是父母说,一个巴掌拍不响。这句话本身就是受害者有罪论,它预先假设了孩子肯定有错的地方。当孩子向家长求助的时候,非但没有得到无条件的保护,反而被教育了一顿,这无异于将孩子向深渊又推了一把。
2.其次,要教会孩子勇敢反击,“以牙还牙”
虽然为母则刚这句话经常被一些妈妈吐槽,但是,当孩子被霸凌的时候,家长们必须要强硬起来,鼓励孩子去反击。
在这里,我们的反击并不是以暴制暴,而是要敢于大胆喊出来,大胆制止对方的欺凌行为。因为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,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,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,从而持续攻击行为,直到达到目的为止。不过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,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,并且寻找机会逃走,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。
3.及时拿起法律武器,防范一切伤害于未然
孩子被霸凌的初期,家长们往往会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发现端倪。如果家长没有重视,可能就会让事情越来越恶化。
因此,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一些细节表现,比如:爱学习的孩子突然就厌学了;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、抓伤、钝器挫伤等人为伤痕,家长问起来,孩子还回答含糊,眼神躲闪;再比如,孩子的物品莫名其妙地丢失或者损坏。此时,一定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孩子,要试着在不引起孩子反感的情况下跟孩子沟通。同时,也要加强和学校、老师的沟通,理解老师、配合老师。多关注孩子在学校里的反常之处。告诉孩子,不欺负别人,也不能被别人欺负,必要时不要害怕,一定要敢于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。
青春期时欺凌者的恶意,有时要比成年人更残酷,面对这样的恶意,我们不能回避,不能退缩。也许,很多人会觉得,校园暴力的发生隐秘、恐怖,让人防不胜防。或许,我们可以在更早的时候,就教会孩子身体的边界不容侵犯;在更早的时候,就教会孩子当冲突发生的时候,我们如何避免通过“打架”的方式解决问题;在更早的时候,就教会孩子远离危险的环境和危险的人;然后,在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的基础上,去维护正义,在危难之时能够有勇有谋地对他人伸出援手。
需要了解新东方课程的家长同学
点击“新东方课程咨询/预约”提交您的联系方式
便会有老师解答您的疑问哦!
新东方福州学校官方微信:(微信号:fz-xdf)
及时获取本地权威教育资讯,随时随地的贴身学习顾问,英语学习的好帮手、课程规划的好助手,请扫一扫二维码,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!
版权及免责声明
①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(含本网和新东方网) 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、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"稿件来源:新东方",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,电话:010-60908555。